三国之袁家长子_第46章 我才是北海相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我才是北海相啊 (第2/6页)

完全不同。

    最起码在治国上,诸葛玄推崇的是提高个人道德素养,树立榜样,以德治国。

    袁谭的思想却是完全的以法治国。

    而且袁谭的法,还不是披着儒家等级制度的法,是真正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

    这与刑不上士大夫的思想完全悖逆,很难想象袁谭是士大夫领袖袁绍的儿子。

    这是要自斩一刀么?

    在这一点上,他的小侄子诸葛亮,和袁谭反而更加的有共同语言。

    有时候,诸葛玄甚至怀疑,袁谭是看上了他的侄子诸葛亮才带上他。

    当然了,这种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就被他自嘲的笑了。

    在见到他之前,袁谭怎么可能认识诸葛亮,又怎么可能知道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毕竟诸葛家不是那种大世家,可以花大力气去宣扬某个子弟。

    袁谭肯定是从本初公那里知道他诸葛玄的。

    虽然两人道不同,但诸葛玄决定根据袁谭的想法治理北海国。

    诸葛玄担任北海相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人员的安排调动。

    为了避免引起较大的sao乱,北海国原有官职人员,大致不变。

    诸葛玄仅安插进两个人,一是北海国的都尉,由郭誕担任。

    二是北海相的主簿,由诸葛瑾担任,他年纪虽然还未成年,但老成持重,算是少年老熟的典范。

    毕竟诸葛珪在189年就死了,那个时候诸葛玄还在刘表处,知道兄长的死讯已是191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