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保六合朱元璋大智大勇 元内讧 (第6/14页)
古代面相学认为:山川眉者多为武职,心性聪明,勇敢果断。鸣凤眼主使富贵、发达,重情重义。君子鼻者为人正直,见强不怕,见弱不欺,少年得志,中年大发,富贵双全。 考虑到徐达及很多同乡小将年纪小,没有打过硬仗,经验不足,朱元璋没有带上他们。郭英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他的弓弩部队正是守城最需要的。为了麻痹元军,朱元璋命令所有将士脱掉绛色军衣,只穿黑色或青色棉短袄、扎上原有的红色麻织搭膊作为标识,不裹红巾、不打旗帜。 六合城基本上是正方形,周长1230丈(约3897米),城高2.5丈(约7.9米),城南面临滁河干流。 南唐时,李璟保大六年(948年),为了防范北宋吞并南唐,他下令扩建金陵屏障六合的城防。 城东有一条滁河支流。官府在城西、城北开挖壕沟,把滁河水引入壕沟。接着在城东滁河支流和城西壕沟上各建一座正方小城。城头有柱有梁、铺瓦成顶。俗称瓦梁垒。 瓦梁垒城距离主城10丈(约32米)。东垒城长14丈(约44米),墙头高2.2丈(约7米),分两层,颇有艺术性。 下层是分开的三座三跨石砌拱桥。不算阶梯,长14丈(约44米),宽1丈(约3.2米),高1丈。 中桥贯通,桥面平坦,前后均有拱形门,前门有两扇门板。前后门均有石条阶梯,水平长2丈(约6.3米)。左右两桥前面断头、封死,在外侧各开一个3尺宽的小门,有石条阶梯下到河岸。石梯水平长2丈,后门也有石梯,水平长2丈。 三桥之间沿岸用6.5尺(约2.06米)宽的夹土石墙筑封,上铺石板,与桥面平。上面内外两边砌筑一尺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