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体国侯于赵 (第9/12页)
亏,而让乡民联防,下诏勤王,是个省钱的好办法。 省钱是真的省钱,就是省着省着,把朝廷给省没了,把皇帝的脑袋也省没了。 “林纂修读史书吗?”朱翊钧发出了一句灵魂拷问。 林偕春万般无奈的说道:“臣不读史。” “那怪不得不知道呢。”朱翊钧恍然大悟,原来是不读史,才出现了这种认知上的差距。 大明的风力舆论里有一种非常强劲的史学风向,那就是只需要读好四书五经,天下万事即可成。 这种社会现象,被后世命名为理学、心学化用史学,就是以理学或者心学的道理去理解史学,甚至干脆不读史,反正科举不考。 四书五经就完全够了。 到了嘉靖年间,能读到正史的,都寥寥无几,甚至连翰林都读不到全编,只需要学四书五经就够了,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未尝睹全史,只需要学好四书五经就够了,为何要读史书呢? 此时仍在大宁卫督军的梁梦龙,感慨于这种现象,专门整理史书,编了一本《史要编》,这也是在张居正的要求下编纂的,主要给小皇帝当教材用,小皇帝是肯定要读史的,作为帝师,张居正对皇帝的教育工作格外看重。 万士和听闻陛下问出了这句话,心中那是百感交集,他刚当礼部尚书的时候,也是被陛下摁着头骂,差点被骂到自杀。尤其是关于嘉靖、隆庆年间的历史问题,万士和是真的不知道,被小皇帝引经据典,参考历史案例,摁着一顿猛捶。 “朕用的《史要编》,林纂修也抄一份,好好看看吧,唉。”朱翊钧连连摇头,林偕春是翰林,本身也参与到了明穆宗和明世宗实录的编纂之中,不读史,或者不用读史的风力舆论可想而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