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三章 落后三年 (第4/6页)
许正平只希望能通过杨锐做跳板,最终得到自己的独立实验室。 这其实是正常科研人的正常路,许正平作为一名普通人,科研之路走的还是颇顺的,不过,要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在北大这样的学校,却不是普普通通就能达成的愿望。 许多北大的副教授乃至教授,到了许正平这个年纪和地位,往往就是三个选择,一个选择是等自己的老板退休,自己继承老板的实验室,但这并不容易,一方面要老板和学校的支持,一方面还要获得看得过去的个人成果,这三个条件,许正平都不能完美的达成,所以他才决定跳出来。 然而,跳出来的另外两个选择也并不容易。 直接申请项目,然后获得自己的实验室是后世的副教授和教授们最多人选择的。但在80年代,整体科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获得独立实验室的难度一点都不比继承前任的独立实验室小,而对申请人来说,独立实验室拥有了财政独立是没错,可所有的经费争取都得自己来。这要耗费用于科研精力,而另一方面,争取经费,升级实验室,又都有赖于科研成果,以及项目申请。 最后,通常也是名校教授们独有,却最不愿意做出的选择,是前往地方院校。 地方院校缺钱缺人缺设备缺传统,唯独有一样不缺,地方政策和编制大大的有。 如河东大学这样的学校,日后就是普通的重点加211,以全社会的眼光来看,211自然亦是不错的,全国总共就100所,而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