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一章 讲故事(4600字) (第5/8页)
DNA,然后借引物来复制,就像是弯弯曲曲的山路一样。”杨锐很满意自己的故事效果。 做科学家也是不容易的,越牛的科学家,越需要大众式的故事来理解,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 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牛顿,瞬间会与苹果联系在一起,但除了大学高数课讲牛顿-莱布尼茨方程,有几个人会记起莱布尼茨? 爱因斯坦有一头乱蓬蓬的毛发,几乎成为疯狂科学家的代名词。“疯狂科学家”并不是坏事,在投资人眼里,疯狂科学家也许就是成功的代名词。 中国建国初期最著名的科学家当属“三钱”,分别是导弹之父钱学森,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力学之父钱伟长。而在三钱中,钱学森的名气最大,要说导弹比原子弹重要,或者比力学重要,肯定是不对的,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学森顶五个师”的故事更有用。相比之下,钱三强和钱伟长的名字,远远够不上令人耳熟能详的水平。而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周总理叫出了“三钱”这个名号,像是力学之父钱伟长,估计要更加的默默无闻了,在大多数人的文化程度低于高小的年代,有几个人知道力学是什么意思。 科学家们的故事,有的来源于自身,有的来源于媒体加工。 杨锐不在乎名气,但他现在确实需要大众媒体来佐证自己的成果。 83年想到PCR的成果,对杨锐是很有利的,虽然这不能算是证据,但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若是如前世那样,不幸打起了官司,杨锐希望陪审团的成员听过自己的故事。 凯蒂比杨锐更喜欢故事,立即按照杨锐的思路,追问道:“也就是说,你在高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