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二章 学海堂建制 (第2/6页)
四次,每次考评出来的优等学生,都发给膏火银一两。这样咱们的学生,也自然会积极进学,以有所成了。” “总制创立书院恩德,我等难以为报啊!”吴兰修、林伯桐等人听着阮元商定经费一事,自知学海堂如果每年真的可以有少说八百两银子的岁入,自然可以维持有效运转,当即向阮元拜谢道。而林伯桐欣喜之余,却也考虑起学海堂授课之制来,向阮元问道:“阮总制,在下听闻总制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之时,曾有分授课业之制,学生无论经史诗赋,能成一事者皆可肄业,甚至……在下听闻总制亦不禁天算、地理之学,那么我们学海堂日后课程设置,可也是这样的办法?” “我确是这样想的,但是……”阮元沉思半晌,却也向各人说道:“只是如今广州,成名大儒并不多,我们在诂经精舍这样兴学,是因为当时渊如先生不仅精通经术,而且舆地、律法之事亦皆娴熟,我们当时还有王兰泉王老先生,他不仅兼通汉宋,而且长年为官,也能讲一些做官治世的办法。如今在广州,实不相瞒,我认为……你们还没有那样的水平。但也没关系,你等可以互补,我如今却是想着,学海堂可以在就学之人、讲学之人中进行择选,选出一些德才兼备,学问令人信服之人,作为‘学长’。尽管你等学长,或许还不是如今首屈一指的大儒,但几个学长相互切磋商讨,共同讲学,却也可以补学长才识之不足。” “所以我的想法是,石华、月亭、毓修、铁生,我从来认为,你们才学为学海堂诸生之首,待学海堂落成之时,我便将学长之制告知诸生,先立你等为学长。学海堂有了学长之后,下一代学长的遴选、补录,就由你们来负责,你们一人不在学海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