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86章:西域新疆大都司忠臣曾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6章:西域新疆大都司忠臣曾铣 (第7/8页)

帅失陷城寨之罪相提并论,依照法律,曾铣以“交结近侍罪”当斩,妻、子流放。曾铣死后,夏言也坐罪被斩,仇鸾则释放出狱。从此,明长城西北段边军人心惶惶,士气低迷。

    曾铣之死的过程非常蹊跷,最初他的建言得到嘉靖赞成和赏识,后来风向突变,严嵩发难,抓住机会杀死了政敌。除了严嵩是嘉靖的信臣、嘉靖对严嵩的诬陷深信不疑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嘉靖突然转变态度?其实,经过后世人们的分析和推论,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

    其一,当初英宗因受蛊惑,才有了“土木堡之变”。严嵩以此向嘉靖建言勿轻启战端,正中嘉靖下怀。

    其二,嘉靖尊尚道教一心修玄,二十年不上朝,但仍能皇权独揽,靠的就是他在用人上“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故意让群臣摸不清头脑,以此来达到巩固权利的效果,毕竟不想让自己的内心被别人窥探。

    其三,嘉靖放任严嵩专权20年,已看透内阁文臣所谓的风骨,不想给他们“青史留名”的机会。同时,他也看透了严嵩狡黠又媚上的特点,宁肯用一恶犬去看护自己的权杖,虽狗档次不高,但没有任何风险。

    正是基于上述三个原因,嘉靖才突然变卦,听信了“感言收复河套者,斩”,杀了忠臣曾铣。好在历史不会让忠臣从此辱没名声,因为隆庆初年,曾铣被新皇帝明穆宗追赠“兵部尚书”,谥号“襄愍”。到了“万历年间”,御史周韾呈请朝廷在陕西为曾铣建祠。这时,在江都家乡的民众也才能为其修墓立祠,呜呼哀哉!

    “哈哈,老弟乃天下之主,威服四海,该干嘛就干嘛。”朱由校不以为然道:“为兄如今乃修真之人,不参与凡俗世界功过纷争,不如做我的‘木工’去,那才叫爽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