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五章 感慨 (第3/10页)
的演艺圈并不是我们现在的那种演艺圈,而是类似于歌伎的一种。在当时的文人墨客圈子中,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自己的家中养一只私人的娱乐班子用来平时的消遣。别的不说,大诗人文天祥,他的家中都养了一只歌伎队伍。除了私人歌伎之外,南宋杭州城里,大型娱乐场所有好几十个。身怀才艺的女子能够在这里挣到更多的钱来养家糊口,她们一般日入过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生一个女儿就相当于有了一棵摇钱树,能使得一家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所以这也使得宋朝形成了重女轻男的风气。 无论北宋还是南宋,整个社会氛围都是偏爱女儿,女儿一生下来就被当成掌上明珠,要是生了儿子反而会很不开心,甚至男婴有被丢弃的风险。生个女儿,培养得好,将来就能谋个好营生。据说连当时“最为下色”的厨娘,其雍容华贵的气势,也绝非寻常士庶可比。 《江行杂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有一位告老还乡的太守,想起了自己曾经在京都某官处吃过晚膳,那一日是厨娘调羹,味道特别适口,留下很深印象,让他一直忘不了。于是他也想雇一位厨娘,继续享受那忘不了的美味。 经过多番的托人,最后太守如愿以偿的在京师物色到一位厨娘,年可二十,能书会算,颇具姿色,“其人年可二十余,近回自府第,有容艺,能书算”。 接着太守叫厨娘快点过来,但厨娘却先写了一封信给太守,说叫太守发一四台暖轿来接她进府。 太守不敢怠慢,连忙派了一顶轿子前往迎接,待到将厨娘拾进府中,人们发觉她确实不同于一般庸碌女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