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 艰难的抉择 (第6/6页)
,都无法再像之前那样甩开膀子干了。而如果今天他不表这个态,临水就要被树立成政治体制改革的典型,与西南模式分庭对抗,陷入进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那个层面上的较量,田文建显然只能作为一个炮灰,不管胜败与否,都会遭到没完没了的非议。别人看来这或许是明哲保身,但赵正东却不会这么认为,某种意义上而言,还很欣赏他这种做法。 刚回到临海代表团驻地,田文建就收到了两条短信。一条是乔伟发来,内容很短,只有“为什么”三个字。 谨小慎微是好事,可对一个政治局委员,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而言,那就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而治”了。很显然,二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只不过田文建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罢了。 屁股决定脑袋,田文建并不认为他上位后能改变什么。正因为如此,才做出了下午那个急流勇退的决定。给他的回复要被问题稍长一些,但也只有“改革虽不能一蹴而就,但更不能停滞不前”这两句话。 另一条短信则是华新社一位风头正劲的分社长发来的,内容要比乔伟那条长得多。对他和他主政的临水给出了很高评价,同时还邀请他有时间一起去西南看看。 毫无疑问,这是“左也好,右也罢,行动才是硬道理”那句话起了作用。对西南备受争议的那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田文建,连乔伟都不帮,更不会改弦易辙了,权衡了一番后,还是回了一条“做的不少,说的更多,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短信。 () 第三百二十五章 艰难的抉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