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0 (第2/4页)
,更健壮,他们的这些苗苗,几乎跟现在田地里长的苗苗不像是一个季节的! “插、插秧?!”“还有这么个说法呢?”“这……活得了吗?”“后生啊,谁跟你们说的这个法子,你们可别让人家给骗了。” 段少泊温声答道:“让婶子们多费心了,这是我们故乡种粮食的法子,种得活。而且这种子已经选过一次,苗出来了又选了一次苗,弱的、残的都给掐了去,种出来的庄稼倒是更壮实些。” “哟?!”“真的呀?!”“后生啊,等你们种苗的时候,能让我们看看吗?”“什么种苗?那叫插秧!” 两人自然应下,插秧的时候,不但这些大妈来啦,还来了些大爷大伯。有人从头看到尾,有人看了两眼就走了。然后,他们这块地,就一直没少过人。 总有人来看,来对比两边的秧苗。 这中间还出了一件事,就是六婶儿的大儿子孙有福,悄悄的跑到了他们家的水田里,偷偷把水给放了。水田都有几个豁口,进水的,放水的,毕竟稻子虽然喜欢水,可水太多了也会被淹死。等水稻成熟,放干净了水也好收割。 可没想到,有个叫孙二壮的,一直就盯着顾辞久家的田。孙二壮是上山村最好的庄稼把式,他家的田丰年的时候至少比旁人家的多三成,就是不好的年景也能多至少一成。为什么这么好,那就是因为他能琢磨。 旁人都是按照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浇水、除草、施肥,也不能说人家出力少了,但总归是粗疏了些。孙二壮却是精心得很,他家的地,每块地施肥、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