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3 (第2/4页)

黄铁矿等便宜的含硫矿物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之外,对燃料的要求也低得惊人,就连一般情况下几乎没用的煤矸石也能在沸腾炉中充分燃烧,因而进一步大大降低了成本,这在后来的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中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沸腾焙烧炉的过程中,胡卫东对于后世流态化技术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将其应用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使得cao作连续,生产强化,过程简化,为后来中国化学、石油、冶金、原子能等众多工业部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注1:材料工艺因为保密较为容易,使得先进国家可以长时间保持优势,那些后进国家(不包括崛起初期的德国、美国,因为它们的科技水平一开始就很高,差距只是在经济总量上。)除非获得大面积的技术转让,否则要想在材料方面大幅度、全方位地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唯独材料方面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发动机不行归根到底也是材料问题),平均有半个世纪的差距,而德国又一直是材料科学的龙头老大,即使是二战之前的德国,在不少方面也都比后来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更强,何况56式半自动步枪其实只是二战时期的产品,材质方面不如德国货很正常,当然性价比就另当别论了……

    第六十一章 工业建设(下)

    沸腾焙烧技术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污染较大、特别是粉尘很多,但胡卫东却巧妙地将其全部回收再利用,不但减轻了污染,而且增加了产量,循环利用的理念也因此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