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_第37章 兴水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兴水利 (第5/6页)

背后。

    按照最早的规划,只是修建一条到村里的灌溉渠,通过在源头修建水闸的方式,控制水渠的水量,以及灌溉用水的水量。

    但现何杨考虑再三后,将此方案修改。

    原灌溉渠继续修建,只是修建长度,要从村尾继续修建,直至将其接入长安八水之一的滈水。

    而村里农田需要的灌溉用水,则是在农田灌溉渠与灌溉渠主线,接驳口之处设置闸门,通过水闸来控制农田实际用水量。

    至于多余的水量,沿着后面增加的河道,排入滈水。

    在修建长度增加的同时,其建造宽度也同步加宽,从原设计的2米宽,增加到5米宽。

    个别落差较大,水流湍急的位置增设了水坝,用于后续安装水利涡轮式发电设备。

    当然,为了充分利用水力资源,还要同步兴建其他水利设施。通过利用水流动能,推动一些设备。

    初期先行修建水利磨坊,方便村民研磨食物。中期则修建水利锻锤等工业设备,为后续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在主线流经村子附近后,还要找个地方,兴建多个水锤泵(一种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设备,详见水锤效应),通过水锤效应,将河流的水抽到村子里。

    届时,在整个灌溉渠通水之后,只要在村里修建几座大型的水塔。便可通过水锤泵将水抽到水塔里,再通过连通器的原理,便能实现自来水自由。

    此时,何杨从现代带来的太阳能热水器,便可以投入使用。

    有道是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技术落后的大唐,要兴修如此庞大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