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不知好歹 (第1/5页)
随着两顿饭过后,郑建国没能从郑富贵和杜小妹脸上看出丝毫的蛛丝马迹,倒是在下午四点多吃晚饭的时候,老爹又拿了两个窝窝头放在他面前:“多吃点,晚上好抗饿——” 物资匮乏的时代,社员们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九点半和下午四点半,其他时间里便是冬季大会战的时候,也都是凌晨时分四五点爬起来,喝点热水热汤的就出发了,干到早上九点收队吃饭,然后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半再吃饭,吃过后接着干到夜里七八点钟,收队睡觉。 按照郑建国记忆中的标准,郑家的条件可以划归为贫困户一类,虽说家里除了他之外的六人都已经能赚工分了。 可架不住四个jiejie和老娘杜小妹都是女人,每天的工分是要按照出工人数和劳力来区分的,男人十分底分,妇女六分,儿童二分。 五个女人拿不到四个男人的工分,而作为赤脚医生出诊本身是没钱拿,由记分员按照工分记记入。 只有在用到药的时候才一分三分的收,再加上郑富贵一向是给钱就收,不给也就记个账。 有时候,甚至是自掏腰包来补买药的钱,一家七口人的小日子过的紧紧巴巴。 也就是关西公社属于善县的红旗公社,各个大队里的副业比较多,放到三里堡大队来说,便有养殖场和加工厂甚至还有个机修厂。 单是养殖场里便有猪一百大几十头,刨去每年每家每户一头猪的任务,还能结余十几头过个肥年。 不说比那些落后地区的大队,便是放在善县地区来说,也算得上是中上水平。 这么个大队,那自然是在公社曲书记的心里挂了号的,于是在听说郭炳河准备给知青和社员放假后,亲自跑了一趟。 人心散了,队伍也就没法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