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26节 (第4/14页)

这一边, 汤韵娴女士帮他们订船票, 珍卿跟四姐开始收拾行装,仲礼拧巴着不肯动手, 三哥只好亲去一趟德国。多事之秋, 珍卿不大愿意叫三哥去,可仲礼不出来也不安心, 珍卿想陪他同去, 可三哥说她最好在此坐镇, 有事也方便周旋。

    三哥走时, 珍卿叫他把保镖戴三、庞勋都带上, 这二人证件齐全可以相对自由地出入境, 但三哥坚持只带一个戴三。珍卿还跟德国的学界朋友沟通,请他们帮忙接待一下三哥,别不小心卷入德国的政治风潮 。

    三哥走后,珍卿和四姐除了打点行李,手头还有许多事要收束。譬如四姐承包军服的设计生产,若为赶进度随便应付,弄不好要吃不了兜着走,便跟汤女士、万兴禾商量,如何可能的设计问题把控好。她的豆腐作坊也得马上转让。

    珍卿在巴黎国立美校上课,达芒先生说按水平她早出师,把她安排在明年春天毕业,意即明春三月才能拿毕业证明,但珍卿也顾不得那么多,这年头一纸文凭还没那么重要。

    珍卿那本浅通的《中国“法”的渊源》,本欲借古人智慧点化当代中国青年,一发行不但中国青年竞相阅读,不觉间点燃对中国古人智慧的兴趣,连埋头故纸堆的遗老也买去读。

    国内的文化热辐射到国外,更刺激了欧洲出版商的热情,除了对华人发行现成的中文版,珍卿译的英文版也一样发行。不少名大学跟学术协会请她讲演,珍卿对于演讲邀请没有全拒,之前讲演朗读折腾了一个月。

    出版商也想在售书上搞噱头,说洋人也深为中国的古典艺术倾倒,请杜小姐以毛笔为读者签售新书,而且最好一部分现场签售,城中许多名流显贵将亲赴会场——洋人觉得著者签名的书籍无价,可以作为古董传给子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