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大明七曰报》总编纂申时行,副总编纂王锡爵 (第2/4页)
子,百姓们会质疑报纸的可信度。” 嘉靖帝犯了难:“有才华、有名声、还不能跟文官集团搅合在一起。这人选确实难找。” 朱载圳冥思苦想一番,一拍脑瓜:“父皇,今年初是不是刚进行完了会试、殿试?” 嘉靖帝点点头:“是啊。” 朱载圳想到了一个人,他心中一阵激动。他问:“父皇,本科状元是一个叫申时行的人?” 正史之中,申时行在万历朝辅佐张居正开创了万历中兴。张居正死后,张四维弄权。他击败张四维,成为了内阁首辅。此人是史书上有名的贤相。 嘉靖帝道:“对,叫申时行。此人人品贵重、才学超群,长得也一表人才。朕让锦衣卫查过他的底细,他还是一位大孝子! 此人朕今后是一定会重用的。朕暂时让他去了翰林院,担任修撰,修国史。” 状元做修撰,比庶吉士的身份还要高。 大明有制,殿试排名前十的进士,会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曰后想要进入内阁,必须要有青年时担任过庶吉士的履历。 也因此,翰林院庶吉士虽只有七品,却被称之为“储相”。相当于后世进了最高级别组织部的重点培养名单。 而每一科的殿试头名状元,按照旧例则可以直接越过庶吉士,担任修撰,修国史。 从这一条规矩也可以看出,明代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以后要当内阁成员的人,先去翰林院修史书吧。因为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不像后世,历史学硕士毕业要么改行,要么失业。 嘉靖帝问:“圳儿,你也听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