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1章 (第2/3页)
的人。 最怕的阶级固化。 如今晋国便是如此。 刺史的儿子至少是个太守。 太守的儿子至少是县令。 将军的儿子是校尉,校尉的儿子是都尉…… 几年之后,这些儿子们取代老子的位置。 来来去去,还是那几个姓氏。 其中不乏有几个能人,但绝大多数都是泛泛之辈,名头倒是吹的一个比一个响亮。 杨峥只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主动给下面的人提供上升渠道,这些猛人迟早会自己杀出一条道。 大秦没有门荫入仕这一说。 勋旧、士族豪强的子弟全部去青营回炉,不能毕业,就不会被录用。 毕业之后,也是从地方或者军中底层做起,凭政绩和军功说话。 当然,这些人中有能力的人晋升道路会比常人快一些,不过他们多数集中在政务方面,军功则是实打实搏命而来。 宣义司、镇抚司、御史台三管齐下,监督着大秦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司马炎迁都邺城之后,整个人都变了,大肆征选民女充实后宫,重修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供司马炎享乐。 被河东之战打趴下的不仅是司马炎,而是整个中原。 似乎看到了占田制的尽头,士族豪强们疯狂圈禁土地人口,百姓也因为不堪重负,主动依附士族豪强。 中原奢侈之风大起。 士族豪强们占有的财富越来越多,当然会穷奢极欲。 有出息的提前准备,训练私兵,囤积粮草,打造兵器,建造坞堡。 没出息的就每天沉迷在酒池rou林之中。 而杨峥得到的这些情报,都是士族豪强们自己送来的。 当然,司马炎也没有放弃挣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