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2章 (第2/3页)
了。 没降的那部分跟王浑、王沈等人亲近,当然不会投靠大秦。 而这些人成为反抗大秦的主力,联合平阳贾氏,暗中勾连不少中小豪强,鼓捣出三万多人,在太行山中结寨自守。 “真他娘的没志气。”杨峥好气又好笑。 有胆举旗子,却没胆来打一场。 跑到太行山里面去,也不知造的哪门子的反。 不过回头一想,这帮人其实还算明智。 正面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转移到山里面,就能跟河北取得联系,得到司马家的支持。 就在火候差不多的时候,长安却送来了不少求情的信。 并州的动静已经引起内部外部很多人的关注。 为首的就是杨嚣、杜宽、杨骏三人。 屁股决定脑袋,三人都是士族出身,杨嚣正是弘农杨氏出身,自然要为士族说说话。 杨嚣、杨骏还算委婉,信中大谈怀柔之道,若能争取士族的支持,四五年内,便可一统天下,然后可以“徐徐图之”。 杜宽的信则一点都不委婉,“……士族传承数百年,乃华夏之脊梁,陛下此举与当年董卓何异……” 杨嚣杨骏还算站在大秦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杜宽的立场就很有问题了。 杨峥承认,早年的士族的确出了很多经天纬地的人物,如荀彧、诸葛武侯、贾逵、钟繇等等。 但现在,他们的子嗣沦落成什么样子? 荀氏的荀勖,贾氏的贾充,钟氏的钟会…… 不得不说司马家的带了个好头,放眼中原,还有几个士族子弟有人样的? 杨峥觉得最大的原因是九品官人法实施之后,士族们的日子过的太好了,一个个养尊处优,不知民间疾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