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3/4页)
与段导的片场中常有奇思妙想不同,与江导的要求严格近乎苛刻也不同,杜平城说话不急不慢、温文尔雅、客气有礼,很是符合他老师的身份。与他的语气完全不符的是,他眼光老辣,提出的问题不多,却一针见血,很是犀利。 最后他很是意外地看着纪青川,说:“你没受过舞台剧发声训练,我本以为你的声音压不住场,打算用面部表情与眼神弥补,所以找了小点的剧场。照现在这情况看,公演时可以换大一些的剧院。” 一部戏尤其是一部舞台剧,台词的发音是很重要的,重要到不逊色于走位和表情。同样一句话,不同人说出来有不同效果。口齿、发音、轻重音、抑扬、停顿等等,都会影响到戏剧效果。比如一个飘逸出尘的女神角色,配上女演员自身的公鸭嗓,观众分分钟出戏。 电视或电影可以找配音演员进行后期配音,好的配音演员甚至能让整部戏提升一个档次,这也是很多大腕都有御用配音的道理。但舞台剧不是电影电视。它需要演员与观众面对面,演员必须自己说出台词,无法进行后台同声配音。 这就是杜平城第一次对纪青川说的担心之一。 纪青川笑笑,并未解释自己一直在进行发声训练,坚持多年从未间断,甚至去接只能用声音表演的广播剧来锻炼自己。 “但是,”杜平城话锋一转,“你的肌rou状态不对。想表现出旅人的坚定,是可以用绷直脊背来表现;但旅人走了这么远的路,第一状态是疲惫而非坚定顽强。靠坐在树下的时候,应该全身心放松,肌rou要松弛,你绷得太紧。” 纪青川信服点头。从拿到剧本开始,他就对杜平城抱有很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