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八闽健儿  (第1/4页)
    郑森看着远去的船队,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真的很庆幸,这芝罘岛是处天然良港,港阔水深,浪小流缓,不淤不冻。而不像津门,进入到十一月运河水道就彻底封冻,而到了腊月,海港都已经冰封数十里。    而如果芝罘岛的海面也如津门那样冰封数十里,内里的难民运不出去,外头的粮食走海路也进不来,那他可就有压力了。    郑芝鹏人并不在岛上,在郑森回归之后,他就去了登州,现在更已经到了济南。    去干什么去了,那是不问就知道的。看近时间里从齐鲁赶来的难民流民就知道、    郑森也乐得如此。    历经了松锦一战的洗礼,成熟了许多的郑森,已经深深明白了被他老爹告知的那一句话清谈误国,实干兴邦。那果然是如此啊。    再高的高谈阔论,道德文章,也打不死一个鞑虏。    反倒是他带着船去了一关外,不仅给松山运去了弥足珍贵的粮食,还接回了上千伤兵以及不少百姓,更在浪涛中救活了上千将士的性命。    就是朝廷能反应及时,紧急抽调沈廷扬率船向松山运粮,那都有他的一份功劳。真的是实干兴邦啊。    前一批船只抵到芝罘岛时捎来的郑芝龙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就告诉郑森,崇祯帝现下既然指望着郑家人卖力,那么求一个国子监生的资格还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郑森乐意,来年他就能去金陵的国子监去报道。    这消息若是放在一年前,他肯定是欣喜若狂。可是现在,与郑森眼中已经丧失了那最大的吸引力。    一批批的难民被运离,芝罘岛上的人口数量却不见下降,因为一船船老人离开了,一的新人就又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