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7.振兴计划 (第2/8页)
。 宋朝出口的货物多达数百种,其中性价比最高,最为有利可图的商品应该是铜钱,一贯铜钱大约六斤,即便全部装铜钱也就一万五六千贯,以此类推便是装其他出口货物,价值也就差不多是万贯左右。 回航之时,如果装的是一船乳香,大约价值二三十万贯,但那要去大食,而大多数宋商为降低风险,只是到东南亚诸国,带回来的货物大约价值六到八万贯。 一来一回的毛利润最少也有六七倍,这买卖自然十分诱人。 正常时候,将所有方式合计在内,宋朝官府一般是抽取十分之三,算下来就是两万多贯,再减去运费成本,货物成本,海商还有四万贯利润。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从事海外贸易的积极性高涨,踊跃出海。 可是当税赋加重到一半,再有官吏的侵夺敲诈,又有蒲家这样的大商贾cao纵市场,那海商的利润就要降低到两万贯以下了。 看起来还有得赚,然而很多中小海商是靠借贷来筹措本钱的,此时民间借贷利息通常都是一倍,那这不到两万贯填进去还能剩多少? 一不小心,怕是连裤衩子都要赔进去,因此海商大量破产,越来越少有船出海了。 当然,若是自有资金还是有赚头的,可要是有这钱直接放贷不是更香吗? 也有些人能规避官吏的勒索和大商贾的盘剥,这种毕竟是少数。 并且,宋代出口货物虽然不用交税,但必须在官府登记,领到‘公凭’,这意味着带回了货物还得到官府报道,也就基本无法利用走私牟利。 反倒是蕃商不受束缚,比如蒲家明明在大宋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