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_54 、个体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4 、个体户 (第2/4页)

缕的个体户们,经过了岁月的大浪淘沙,有的成为叱咤风云的财经红人,有的依然耕耘在创业的路上,有的销声匿迹没了踪影……

    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的号角、张扬与狂放,但不是休止符。

    随着的个体户兴起、大喇叭开始放港台歌曲,女生开始穿裙子、老外拿着摄像机满大街胡同溜达,这些社会新兴事物的出现,无不挑动着青年人的欲望。

    生活虽然依旧,可去南方见识过的人,看着最早出现“三来一补”的东莞、广州,套取大把外汇,开着小摩的,穿着花衣服,陡然让人们的内心开始了躁动,总想把计划、规矩来个打破。

    处在中国内外交困的焖烧之中,向外改变的出路,把城市的人搞得躁动不安,那就是一种捆绑之后的挣扎,黎明之前的黑暗。

    大家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让人能够翻身解放的希望。

    进入十月份,苏明已经俨然成了整个华北地区最大的二道贩子。

    电子表、计算器、衣服、磁带,这些每天的流水就有五六万,至少五六千的纯收入,开始为钱藏哪里而发愁。

    苏明穿着黑色皮夹克,发亮的牛皮鞋,抽烟都是5块圣火,可是依然禁不住心里发愁,挠着脑袋问李和,”哥,你的钱大部分都买了瓶瓶罐罐,家里放的钱不多。可我家里都有30多万了,我老娘看着高兴也不是,愁也不是,哪天要是被查出了,那可就是真大事了。”

    李和也确实估摸不清眼前,他想起了傻子瓜子的年广久赚了一百万,好像偷偷摸摸做,都被挂了资本家复辟的牌子。

    自己与苏明是不是太过招摇了,看了苏明一眼道,“那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