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第1/3页)
燕侯启看着他的老师使劲点点头,又笑道:“启突然想起当年在临淄第一次参加齐侯岁末大宴的事,当初老师和将军也是……” 寺人领着令翊进来。 令翊觑着眼看燕侯启:“今日——君上打扮得很像样儿。” 那师徒俩都笑了。 令翊笑道:“咱们这就走吧?” 燕侯启在令翊耳边笑道:“上将军从哪儿做得这身甲胄?也太花哨了,跟长尾巴花羽毛……” 令翊瞪他。 燕侯启笑着停住嘴,甚至习惯地躲了躲。 令翊到底没像从前那样摁他脑袋、揉他后脑勺。 有老师,有上将军,有强大的燕国,燕侯启觉得,自己确实没什么需要紧张的。 是日,燕、齐、赵、魏、韩、鲁、宋、卫、中山诸国君主,于稷丘之下,歃血为盟,曰:“诸国无相加戎,与民休息;但有不协,商之议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交贽往来,道路无壅。有渝此盟,明神殛之。”4 此次弭兵会盟暂时缓解了山东诸国之间的矛盾,其后六七年间虽仍偶有摩擦,但没有再发生长久的大战。 此次会盟之盟主燕国,从几年前名声不显的边鄙之国,经过变法革新,一跃成为与齐、赵、魏、韩、楚、秦并列的强国——后代称此七国曰“七雄”。 *** 各国君主盟誓后便相继离开,重臣们还有大夫一级的、两国三国之间的商讨盟誓。稷丘处燕齐赵三国相交之地,三国的重臣也是最晚离开的,特别是燕国太傅俞嬴、上将军令翊及齐相田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