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_第860章 卧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0章 卧底? (第2/4页)

个人逃入商洛山,并非是因为他的计划巧妙,而是因为下面的将领抗命,不按他的安排打出来的。

    至于杨嗣昌,最为后人所铭记的,自然就是坑卢象升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成为了崇祯信任最久的重臣,长期把持着军政大权,然后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昏招,彻底把大明朝玩完了。

    左梦庚始终觉着这家伙很可能是一个影帝级的演技派。

    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向崇祯展示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臣形象,可是他真正的目的,很可能是为父报仇。

    毕竟凭心而论,杨鹤在整个剿灭农民军的作战中整体表现尚可,谈不上多大的罪过。

    可崇祯却给杨鹤定了重罪,导致其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过得无比凄惨。

    想想当时的情况。

    杨嗣昌还在朝为官,能够屡屡面见崇祯,进言献策、步步高升。而他的父亲却只能困在充军之地,最终贫病交加,死于风雪之夜。

    身为人子,杨嗣昌的心里没有恨吗?

    如果没有的话,才不正常呢。

    可杨嗣昌的表现始终积极上进、忠心为国,仿佛真的对父亲的遭遇视若无睹。

    即便不从杨嗣昌的动机来考量,崇祯的用人之道也显得滑稽可笑。

    按照帝王心术来讲,既然已经将杨鹤定了重罪,那就不该用他的子嗣;相反如果下定决心要重用杨嗣昌,那为何不赦免了杨鹤?

    如此一来,不是能更好的邀买人心?

    反正在这件事上,崇祯的表现显得非常的拙劣而天真。

    他的帝王心术用的最好的一次,就是消灭魏忠贤和阉党,除此之外处处都是败笔。

    得知朝廷的新变化,左梦庚就知道大明并不会因为他的影响有任何的挽救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