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4节 (第3/5页)
所以潘国祥也捏着一把汗。 旁边,吴全东和王连方,也在现场。 王连方也一脸的担忧,问身旁的吴全东:“这么大的钟,真的没事吧……” “放心吧。”吴全东道,“相信小白,也相信我们其他的专家们。” 为了加装这口大钟,整个钟鼓楼在维持外表原貌的情况下,进行了多次的加固,此时的它,在做到修旧如旧的情况下,已经稳如磐石。 东原大学的历史学家、建筑学家们,多次开会开到深夜,才确定了最终的修复方案。 除了尽可能保持外表不变之外,这钟楼还进行了各种声学上的改造,可以说是各种不可思议的黑科技加身。 整个钟楼都是百钟之琴的声学共振箱,即便是最小的一口钟,其震动的声音,也可以传出去很远。 而不会出现,把这些钟放在房子里,导致钟声闷在房子里传不出来的现象。 巨大的钟,严丝合缝地被安装进了复杂的“百钟之琴”里,固定好之后,吊车并没有闲着。 其他的小一些的钟,也依次被送如其中。 “慢点没关系,一定要注意施工安全!千万不要出事故!”王连方紧张地一脑门都是汗,频频叮嘱。 一个钟没问题,十个钟没问题,那一百个钟呢? 而且,钟鼓楼内部的空间非常狭小,施工人员在里面的空间非常小,这种高度,落下来一块砖都能砸死人,就更别说最小也要上百公斤重的铜钟了。 如果有任何一个步骤没有做到位,任何一个安装顺序出错,那就会是流血死人的下场。 钟鼓楼的复原项目,是王连方力推的,如果出了事,他当然也是首要责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