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7章,天大寒时香千里 (第3/4页)
不齐。 金农亲笔作品,生拙而意趣天成,代笔之作虽笔墨之间亦有古意,但过于工能精巧,缺乏拙趣。后世仿造之作,更是得其形不得其意,或粗俗呆板,或油滑轻飘。 现在,照相翻版电脑刻印可与真印不差分毫,纸张与印章同样容易作假。所以,鉴定金农书画,从书法和造型手法上判断,最容易看出破绽。除了绘画手法,题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金农学识渊博,在画中常题以诗文、且字数较多,因此长款是其重要特色。 金农晚年独创的“漆书”起笔方正,转角处亦方硬如棱角,用笔十分老辣迺劲,伪者往往轻飘呆板,笔力远不如真迹老辣。 他在绘画中书写的长款,常用“写经雕版“式的楷书,似乎与民间书法一脉相通,没有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却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茂,其书法的启迪意义非常深远。 再说造型手法。金农五十岁开始从事绘画,涉笔即古,尤擅画梅,自称“江路野梅”、要求“天大寒时香千里”之境界。 您今天看到的金农作品,与JL博物院的一副幅画中的所使用的落款,是一样的,两幅梅花在空间上的姿态和设置,相对接近。 金农创作这种题材的绘画最为突出的是两幅画上的“漆书”,横画多以侧锋为之,但不失古厚之气,起笔呈方形,至转折处不作提案转换,更显方整,竖画起笔藏锋而下,收笔不回锋,重落轻提,方中寓圆,集浑重奇逸于一体。 但是,仔细比对,就会发现了,尽管今天看到的这幅画,作者的水平和功力都不差,但是,院藏的那副作品,梅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