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泰山封禅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泰山封禅篇 (第3/7页)

之,给此亭取名瑞云亭。一叫朱巽的人先捧着玉册、玉牒登山。

    1008年10月23日,大宋真宗皇帝赵恒登泰山!连同皇帝在内共24人。其中有2位王爷——宁王赵元偓、舒王赵元偁。即宁且舒,口彩甚好。外加“大礼五使”等顶级官员及一些有头有脸的太监。而在泰山脚下直到玉皇顶的一路上,守卫士兵则达到了“两步一人”程度。

    皇帝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先是坐着特制的“金辂”到了山门,然后改穿靴袍,换成“步辇”继续往上爬,快到山顶时,皇帝下辇步行。

    24日祭天大典。大宋真宗皇帝赵恒身穿衮服,头戴冕冠,率先奠献,大宋首相王旦在旁跪读玉册、玉牒文字“天赐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当然这是简化的,原文3篇“玉牒文”“玉策文”“玉册文”合计共640余字,都记下来的话等于上了堂古文课,且会让我们更佩服赵恒。冬天的泰山极顶是非常冷的,就算他的“衮服冕冠”再特制加厚,恐怕也不是那么舒服。

    之后,宁王赵元偓亚献、舒王赵元偁终献,三献成礼,最后把玉册、玉牒放进金匣、玉匣中,再用金屑、**和成的泥把金玉双匣封固,放入事先做好的石函中。至此祭天之礼大成,山上山下齐呼万岁,大宋天子独立山巅,前有古人后无来者,顾盼自雄。

    25日祭地大典,赵恒在社首山,完成了和昨天祭天大典差不多的一整套流程…

    26日大赦天下,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