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心意为何,天才本来就如此 (第2/5页)
洋道:“普通人产生了打人的念头,但心中立刻就会有其它的杂念,比如会犹豫,我到底要不要动手,我这一动手了,万一把他打伤,会承担什么后果,我到底是打还是不打?这些念头一多起来,人就犹豫,动作就慢了。武术最怕的就是犹豫,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就是这个道理。” “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苏劫看过一部武术的电影,里面也有这样的台词,他道:“简而言之,就是动手不要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就是心于意合。” “不错。”古洋赞叹:“别小看了这一点,此乃克敌制胜的关键--决断和魄力。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如果犹豫了,历史就要改变。” “那意与气合呢?”苏劫再问。 “产生了动手的念头,立刻动手,但动手要有一个过程。比如你用锄镢头这招攻击我,你要先蹲身,抬头钻扑,首先你的念头在脚底发力,腰拧转。这个攻击的念头,在刹那之间,以最快的速度,传导全身,完成每一个动作,标准化,就是意于气合,所谓气,就是传导神经控制骨骼肌rou肌腱组织的松弛紧张,所产生的爆发力。” 古洋用科学的解释来说着古老的中国功夫。 “气与力合?”苏劫完全听懂了。 “那就是你所练习的大锤砸玻璃上苍蝇的功夫了,也就是随心所欲,力就是做功的大小。”古洋道:“人能够做到气与力合之后,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力量,打人推人随意,不会重伤别人,但又让人感觉到你的厉害。” “轻重自如,收发由心。”苏劫点头,他已经全部弄明白了武术之中的心,意,气,力究竟是什么。 “走吧,去吃早饭。”古洋道:“我今天教的是散手,搏斗很有用处,你可以来学习,对于你的格斗术体能都有提高。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