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3 (第3/4页)
必须就此止步,一辈子都跨不仅内阁的门槛。 而现在,皇帝主动将本来窄小的门扉扩大成了九人并列的大门,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即便三位阁臣出于握紧手中权力的想法不会赞同,至少不会是一边倒的情况,还有可以商榷的余地。 所以这件事,没有先跟三位阁老通气,而是直接在开小会的时候通告了所有人,便为李定宸争取到了先机和主动权,让这个提议不至于中途夭折。 而接下来的事,就不需要他去做了,只需要推着几位想往前走的朝臣去争取即可,他本人则可以从这一团漩涡之中脱身出来,从容应对各种变化。 所以听着重臣们各自慷慨陈词,吵闹得不可开交,李定宸的心态却是十分平和的。 接连几天,开小会的主题都围绕这件事进行,而虽然每个人都尽量遮掩,但消息还是不可避免地泄露出去了。先是整个朝堂震动,借着京城都开始议论此事,然后又从西京城开始,向着整个大秦扩散。 不过除了深知内情的官员之外,老百姓们不会多想,也就是看个热闹,说不上支持和反对。 而绝大多数的官员,即使自己还没有走到那个高度,一辈子也未见得有机会入阁,但都是倾向于同意的。名额多了,机会也会更多,不是吗? 接连有不少大臣上书抒发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大部分都是支持,偶尔也有反对。 真正的争论,却还是发生在小会议上。 李定宸的说法是,国事繁重,需要更多人进入内阁分忧。而反对的理由也很明确,多养一个阁臣,就多出一份负担,而且还不是普通的负担,因为他们的待遇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