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25节 (第2/8页)
对策之道,可惜他胸无臣纲目无民生,闻知灾情方觉已晚,只好逼迫均州富户为其分忧,私设灾税,上下皆怨声载道,并非怨怼于他,而是怨怼于圣上。赈灾如此,非灾不业,只怕会勾累出更大的灾祸,已不仅仅是不力了。” 高永清的每一条立罪陈词都环环相扣、掷地有声,言至蓄纵犬奴、排异私阀两条时,殿内声音落针可闻。 高永清将唐家奴仆横行霸道却被地方官吏维护的事一一陈述,每一案都配有受害者与其家人的供词画押。排异私阀则直指唐家将各处的亲戚安排进朝廷里,比如唐祺飞就被放在御史台的吏科做给事中,高永清还历数了几个如今在朝中手握一定职权的宛阳唐氏成员: 唐令熙,均州知州,正四品; 唐令照,工部尚书,从二品; 史禹,六科司谏,从三品; 唐祺飞,御史台吏科给事中,从七品。 这是在京的,还有七扭八歪好几门在外任的亲戚,高永清化身户口稽查人员,给单独列出个折表,又进给皇上。 五条大罪逐一陈毕,满堂寂静。 卓思衡从来没见过曾大人眼睛能睁开这样大。 他也没有见过如此言辞锐利的谏言。 其实崇政殿内的官员不过二十余人,其余侍诏都被安排在外等候递交其余官吏的上疏和轮换排班后续听令,他一人在内,殿里便只有两个人穿着低品级的绿袍,那就是一个贞元九年一个十年的状元:卓思衡和高永清。 原告陈述完毕,被告登场。 唐令熙已被召回帝京,在挨骂时已气得胡子乱抖,卓思衡见过唐祺飞,这俩父子长得很像,面阔庭方的端正之态与一身不俗的清朗之气相结合,仿佛天生就是做文官的料子,抗辩之词也掷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