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_NO25:和市委书记的见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NO25:和市委书记的见面 (第4/5页)

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不改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先把市场和计划的关系明确下来,应该把体制的改革目标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着多元化利益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必然的客观要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打破公私界限,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最大限度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择优扶强,优胜劣汰,国家经济才会逐步渗透、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快速发展的轨道。”

    “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发展会不会失去主导地位?”叶伟民兴趣盎然,目光闪烁,一下子问道了问题的关键,这应该是当时许多人的担心,公有制一旦失去主导地位,那和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区别。

    “当然不会,这完全可以通过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来控制。不过,国企也随之进行深度改革,首先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政企分开和科学管理’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其次要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抓大放小,培植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变主体地位为主导地位。这样就可确保公有制为主体的核心不会变化。”

    周尧侃侃而谈,努力让自己的话语简单而富有逻辑。

    “哦,抓大放小?怎么个抓大,怎么个防小?”

    “抓大方面,就是国家集中力量抓好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专门部门管理国有资产,确定分类指导,实行政企分开,剥离国有企业社会职能,鼓励整体上市,实行产权多元化,确保做大做强;在放小方面,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