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_12.18章 轻举酒杯与挥斥方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8章 轻举酒杯与挥斥方遒 (第7/8页)

路线错误。但当时为什么固执地走这条错路呢?

    二十一世纪世人所知晓的‘农村包围城市’,是历史成功后,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

    在没有成功前,农村路线在当时最能勾起的“标签印象”是什么呢?

    答案是“神拳助,灭洋妖”。当时西方对东方农民反帝的印象,等同于二十一世纪东方人看着西亜人民反帝斗争。

    发达地区在观察落后地区奋斗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傲慢的怪圈,任何不符合自己习惯的事情都吹毛求疵。

    由于极度缺乏先进指导思想,西方给“拳乱”的标签就是野蛮、愚昧。而这种固有标签概念,甚至四十年后都在影响民、国知识分子。

    这些老旧知识分子们认为:那就是一群‘被洋枪大炮变成笑话的泥腿子’,凭什么对‘文明’的他们胜利?

    由于万般理解不能,最后他们认为国家是彻底沦为了不尊重“现代文明道德”低谷,和世界发展背道而驰。这种思想改造了几十年,结果还流行于二十世纪末期那一批人脑子中。

    回顾到二十世纪那个东方迷茫的时代,李,博,二人想搞俄式道路,即“拿下大城市,辐射全国”。坚决不同意另一派“本土路线”,甚至明明牺牲巨大也不认错。

    因为‘李、博’这两个知识分子,为了“避嫌”被他们过于重视,世界舆论对‘拳乱’的定义。

    这两位高级知识分子,为了将东方革命脱离他们所认知落后,愚昧。哪怕在大城市撞得头破血流,都不愿意让起义有“拳乱”标签,因为这样有辱留洋知识分子的水准,会被圈内人看不起的。

    而事实上,要建立一个先进文明,得抛开傲慢和偏见!将脚踩下来,走一下那些中人之姿家伙们走过的烂泥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