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讨檄 (第4/10页)
些军头什么,使得他们如此效忠?甚至那些颍川的太平道更是抛弃了他们的神上使。 其实张冲什么都没许诺,但又全部都许诺了。 这半年的厮杀中,这些军头太清楚在这个末世中到底该怎么活了。如果他们只是寻常盗匪之流,那再找个水洼过活就行了。但他们不是,他们是与汉不两立的黄巾军,他们没有退路。 既然没有退路,那谁能带着他们活下去? 汝南的黄巾心中原来是有渠帅彭脱的,他们为其cao守和信仰所折服,愿意追随左右,但彭脱大渠死了,即任的黄邵黄渠帅偏又容不下他们。所以,张冲就是最好的人选。 同样的情况在颍川黄巾众也是如此,他们原先的老渠帅波才善战无前,他们本认为在波才的带领下会打进洛阳,但波才死了,而招揽他们的神上使偏又是个不知兵的。虽然他待人和蔼,说话好听,教义娴熟。但这些于他们又有何益?他们是要动刀兵的,是要上战场死人的,不会真有人认为喊几句口号,就刀枪不入吧。而善战的张冲就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张冲没有给这些两方小帅军头们承偌,但所有人又都得了承偌。那就是活着,以及在未来那一丢丢的富贵。 而马元义当然不知这些,在他还费力在泰山军基层传教时,所有小帅就已经抛弃了他,所以结果早就注定。 这边马元义愤怒不解,那边董昭千转百绕的时候,大帐外传来一声: “渠帅,外面有只巨乌停在咱们的大纛上,不知道要不要驱赶走。” 然后,董昭噌的一声就站起来了,他起来后,对张冲大喜道: “渠帅,万不能驱逐,此乌为泰山府君乘舆上的圣鸟。昔年明帝东巡泰山,返回京都,路过荥阳时,就有这一巨乌飞鸣帝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