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危机四伏 (第1/4页)
雨似乎越来越大。 原来如细丝一样的雨幕,变得有节奏了起来。 满世界都是雨声,打在铁皮屋顶上,发出连绵不绝的响声。 许一山抹一把满是雨水的脸,问蹲在河堤上的小邝,“河水上涨了没有?” 小邝面无血色,惊恐地看着黑沉沉的夜空,小声道:“我没敢下去看了。” 水管站底下有一根标尺,方便观测河水上涨或下降。 洪河水位历史最高时,在标尺的十一米。最低时,标尺没法测量。 七年前,茅山县遭遇到一场历史上最严重的干旱。当时洪河的水位已经退到最低处,只有河床上一洼积水,挽起裤腿能轻松穿过河床。 那一场干旱让茅山县刻骨铭心,连续三个月没有下一场雨,河水干涸,井水混浊。就连无修山上的泉水,也只剩下一道湿湿的痕迹,看不到哪怕如筷子般大小的泉水。 许一山记得,自己与无修老和尚喝酒的时候,无修老和尚说,他活了一百多岁,还是第一次遇到旱得那么厉害的年景。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当年,茅山县基本颗粒无收。 干旱那年,正是许一山去水利局上班的那年。 他上班的第一天,局长就将他找了去,让他去将全县的水利情况摸个底。 局长说,茅山县干旱,水利部门有责任。为了防止这样的灾难再次上演,茅山县需要一套预警方案。 而这套预警方案,就是茅山县倘若再次遭遇到这样的年景时,能充分利用水利条件和设施,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那年的干旱,让茅山县人记忆犹新,惨痛的记忆促使全县空前重视起水利工作。 据说,干旱最紧张的时候,全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