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橄榄枝 (第2/5页)
。 农民到了羙国,会先到斯嘉丽粮食集团实习一段时间,等学会开农机具才会把他们安排到别的农场去干活,这样,他们的薪水起点可以高一点。 就闷三儿反馈的情况,被送到羙国的农民都干得挺欢的,包吃包住,一个月稳稳当当存上四百多美金,干上一个月,寄回家的钱就可以起砖瓦房,还是两层的。 至于苦,他们倒没觉着,都是农活,就是干法不太一样,等摸着门道,干起来很轻松;也就是晚上没媳妇搂着睡,身上火烧一样,要冲个凉水澡把火气压住才能睡着。 南易在电话里又再次嘱咐了一下闷三儿,让会社的人多给被劳务输出的人说说:“有钱攒着,寄回家盖房子、去城里买房子,千万别赌钱。” 说要说,听不听,南易没打算强人所难,他还没高尚到帮人跪着帮的程度。把他们弄出国,已经给他们打开迈上中产阶级的大门,能不能跨进去,又能不能站稳,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在店铺还没弄好的时候,闷三儿打发过来的川菜厨子就到位了。 罗坤,三十好几,在后勤一支有农场的部队养了两年猪,又在炊事班蒸了好几年馒头,除了双抢,也没怎么下过地,复员后就在国营食堂工作,完成了从帮工到二厨的蜕变。 他跟的那个师傅深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典故,其他的都教,就掌勺这一块的诀窍,他是瞒得死死的,搁调料的时候都不许别人看。 罗坤一看,这哪行啊,你不教,我就偷着学、偷着练呗。 还别说,罗坤很有厨艺天赋,他的手艺进步很快,一天,他做了几个菜,想让他的师傅点评点评。谁知道,吃过他的菜后,他师傅立刻就翻脸了,找茬把他赶出了厨房,让他在外边干服务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