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狗大户 (第4/5页)
,于是拿出点真本事,很负责任的给沙特设计了一套适合当地的方案。 水有了,方案也有了,可种地的人呢? 上千年都是靠从外面买粮食过日子,沙特人的基因里根本就没有种粮食的因子。 “沙特”相信有钱能使磨推鬼,他有大手一挥,发布了一个政策:免费给沙特人民分地,只要人民在分给他的地上,四分之一的土地种上粮食,土地就属于人民私有。 沙特可是随便找个地方往下钻都能钻出油来,有了土地不就能开采石油么? 于是沙特人民踊跃的加入了“种地”大军,挥舞着锄头挖起了石油。 一年过去了,“沙特”一看,全国粮食没有种出几粒,油井倒是多出来不少,他一寻思,这样不行啊,得提高人民的种地积极性。 于是,他又再次大手一挥,提高粮食的采购价,沙特政府从农民手里采购粮食的价格开始快速提高,先是国际价格的几倍,然后慢慢涨到十几倍,有些品类,甚至是国际价格的几十倍。 从1963年一直到1982年,沙特从百分百的粮食进口国一跃成为了全球六大粮食出口国之一。 虽然成了粮食出口大国,但“沙特”心里其实是迷茫的,卖一斤粮食,就得亏上一大笔,好几美金一斤收回来的粮食,往外面卖却只能卖十几美分。 要不是有石油美金撑着,沙特早就被玩破产了。 至于为什么明明亏本还要出口,这是因为每个中东人心里都有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