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卷阅读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2/4页)

间充足之后才能慢慢梳理。

    四十几个村落走完,夏收也即将开始忙起来了。在外面帮人修路的孩子们也都回家来帮忙——修路的人也得收粮食,此时没有人有功夫再继续修路了。

    村子里、县城里都热闹起来了。崔瑛找了工房的典吏将他记得的社稷坛里的农具,特别是脱粒机图纸画了出来,让工房典吏帮忙做出几台来好应对接下来的农忙。

    工房典吏是个老实人,下面除了两个书办外还管着三家匠户,木匠、铁匠和泥瓦匠各一户。匠户人家脑子都挺好用,拼拼凑凑,有用竹子替代铁环的,有想到用麻绳代替皮带还原出崔瑛最早那版脚踏式脱粒机的,总之,在典吏的催逼下将这脱粒机改造成不需要一点儿铁器的农业用具。

    崔瑛最终还是选择了手摇式带竹环的那一版,一来六安竹子易得,成本比铁环要低得多,二来制作简单,除了最中间用来使脱粒桶转动的轴之外,其它的东西普通百姓的手艺也能打造。

    崔瑛命令木匠只管制中轴,他回自己家将脱粒机的图纸、制作方式和使用方式图文并茂地画在一张纸上,让张雷带着这一年里已经做老了的印刷匠人将这图纸刻在蜡纸上,上油印机进行印刷。

    熟手的匠人果然效率要高得多,一夜里印了上千份才将蜡纸印破。

    “嗯,这该是够用了。”叶知秋盘算一下,四十几个村子,一村里有个二十多份,几家匀一下也就行了。

    “府君这个小册子倒是好用,只这些字怕是百姓看不懂,也做不成。”工房典吏一边说一边偷眼看崔瑛,怕年轻的知县乍听到不顺耳的话发怒。

    “没事,认得字的人马上就回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