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探花[古穿今]_分卷阅读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3/4页)

里留下名字,只提及燕氏“一门十三人为官。”

    严澹翻遍了经史子集、三百卷的和各种年代考,想去找燕澹的文集来看:二十年的国子监祭酒,最后当了三公太子少师、在那个时代是天下学士的表率了,写出来的东西,也该是宗派大儒级别。

    可是,燕澹没有留下任何可考的文墨传世。

    在总计七万首诗里,连一首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文论、辞赋。

    严澹也是翻烂了佑光和崇安年间的楚诗,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一首宴席应制诗的引言有“过燕澹生流席花园答应卿”,作者是崇安帝的十三妹,后来封的持盈公主。诗写得非常稀松平常,也没有引起学界任何研究。

    严澹自己研究,觉得这句引言的断句是:过,燕澹生,流席花园,答,应卿。

    意思就是,经过燕澹生家里的花园,在那里遇到了一个姓应的臣子,去应和他所做的诗。

    严澹不难勘证出,姓应的臣子,是和燕澹同甲的状元公,应大砍。流席花园是燕公府招待客人的庄园。

    只是这样断句,燕澹的名字就变成燕澹生了,这倒是和他同辈的燕宇生、燕放生同字。但是严澹也不敢确定,因为找不到别的佐证,只作为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他一直记在脑海里。没想到今天这位陶广川同学,居然也知道这么冷僻的知识?

    还是说,和<体用论疏>的情况一样,是对方绝佳的学术直觉,在浩瀚的材料中轻松地看出了不同寻常之处?

    不管是哪一重惊喜,严澹都对今天的偶遇,十分满意。看小陶的年龄,应该还在念书。身为教育工作者,最高兴的,不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