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75节 (第3/5页)
源领域技术上,各个国家应该摒弃前嫌、同心协力,共同构建地球美好的未来……” …… 阿迈瑞肯发起的舆论攻势,看起来是很浩大,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用处。 摒弃前嫌、同心协力? 别说是种花家、王浩团队了,阿迈瑞肯想重回国际湮灭理论组织都遇到了阻碍。 虽然他们没有表示退出国际湮灭理论组织,但却停止了对组织的资金支持,‘第二期’的五十亿美元没有到账不说,还撤走了绝大部分学者,转而专攻格鲁姆湖计划。 现在阿迈瑞肯再想重新加入,自然就会有一系列反对的声音。 核聚变装置设计组。 第一次会议结束以后,各个小组快速进入到工作中,因为设计组才刚刚成立,后续又有不少新人到来,他们来了以后就惊讶的发现,工作似乎已经开始了。 各个小组都忙碌个不停。 新人们甚至没有时间适应环境,到来的第一天就给安排了工作。 王浩则相对清闲一些。 他已经完成了主框架的设计,后续就是和其他人一起完善细节,但研究上来说,总是会有事情找上来。 这天,汪百川和邓林山一起找过来。 邓林山是计算机组的负责人,计算机组的先期工作是制造一个模拟系统。 核聚变装置的模拟系统,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对内部等离子体的模拟,等离子体的问题和常规运动不同,有着各种各样‘难以琢磨的行为’。 其计算会牵扯到不稳定性、湍流等方程。 这一类型的方程,都是高难度的偏微分方程,绝大部分只能做近似计算,模拟就会牵扯到准确度的问题。 邓林山的能力很强。 他参与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