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12节 (第2/6页)

件下,导体两侧就会形成电势差,进行外在的连接就会产生电流。

    等王浩来到了实验基地后,王善庆就介绍起了研究进展,“我们发现每一种材料都可以产生这种电势差,导体材料的电势差更强、更明显。”

    “另外,制造出的电流强度,则和材料的性质有关,相关条件包括吸光、吸热性能、磁化反应强度以及导电性能。”

    “我们实验了十几种材料,发现磁化反应强度高的金属,光能转化效率更高,但是铁和铜不行,我们分析原因认为,可能是铁、铜的升阶倍率低,其产生的临界‘特异现象’,会影响到光能转化。”

    “三天前,我们实验了一种新型的材料,钛银合金。”

    “这种材料的光能转化效率很高,实验中的转化率大概在15%到20%之间,不过实验中,影响转化率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度,导体的温度上涨会导致电阻率上涨,我们必须把温度控制在两百摄氏度以下,才能有较高的转化率,否则就会大大降低……”

    研究组用钛银合金进行实验,是找到一定规律后论证的结果。

    钛元素的磁化反应强度高、升阶转变需求的力场强度倍率高,吸热性能也很好,而银元素的导电性能高。

    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自然就有不错的光转电效果。

    王浩听完了全部内容,先是肯定了他们的研究,随意也提了个小建议,“你们可以扩大材料接触光能的横截面积,并在外层利用冷却剂进行持续的降温处理,再去实验看看效果。”

    “按照现在的数据,设计一套完善的装置,光电转化效率也许能超过百分之二十五,甚至是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种发电方式再配合蒸汽发电,就能大大提升光能的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