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51节 (第5/6页)

第二次。

    何毅、向乾生,再包括刘云利等人,则都期待提升力场强度,能够发现一阶银元素。

    那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元素即便发生了升阶,实用意义也并不大,而有些元素则不同,一阶银很可能代表‘近乎常温超导金属’的大规模应用。

    那代表科技的大爆发。

    国际都认为湮灭力场方向的研究,能够带动人类科技迎来蓬勃发展,但至今相关研究对于普通人的影响还是很少的。

    一阶银,能够迅速改变这一切。

    在有了第一次实验经验以后,第二次的论证速度相对就比较快了,整体上花费了不到两个星期。

    他们只是找出第一次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设计改进以后,就可以拿着方案去找合作工厂制造了。

    实际上,有些才刚加入研究组的研究员,对于实验论证还是搞不太清楚,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第二次论证,就能够知道第一次的问题。

    第一次的实验可以说相当成功了,各部分的设计最终都体现在整体制造出的湮灭力场强度上,那么如何知道哪一部分有问题呢?

    有些人私下里讨论的时候,就被‘老人们’教育道,“这方面要自己研究。在我们的实验组,听王院士的就对了。”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原因。

    别说是第二次实验了,第一次实验也是王浩来把控,设计从细节到整体都是他敲定的。

    至于原因……

    很难说。

    这些人也只能带着疑惑接受‘王院士是天才,听他的肯定没错’的答案。

    实际上,设计中的问题还是能够以理论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