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99节 (第4/6页)



    事实也是如此。

    以金属锡为材料做的实验,检测出了最高的交流重力强度——百分之二十四。

    这个交流重力场强度是非常惊人的,甚至说,只是交流重力场强度的提升,花费两千多万经费都完全值得了。

    王浩则是闷头写起了论文。

    其他人都知道实验是为了研究超导机制,也只有刘云利、何毅等少数人知道,具体是怎么做的研究。

    林伯涵参与到了微观形态的塑造工作,也参与了‘元素超导临界温度常数’的计算,但他对于实验了解的不多。

    王浩是唯一全部都了解的,实验也是由他来主导。

    所以论文也只能他来写。

    他是写了两篇论文,一篇是详细的报告,包括交流重力实验的内容,另一篇则撇开了交流重力实验,只是以超导微观形态的研究,去分析了一个通用列式。

    列式的名字叫做元素超导定律。

    这个定律可以用来计算单元素的超导温度,但相关参数的计算非常复杂,需要以元素的各种特性,嵌入到新型几何的逻辑中,随后才能代入数值去做计算。

    但是,能够计算,就已经相当惊人了。

    王浩花了两天时间整理成果,又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完成了所有的论文。

    他先是提交上级部门审核了一下,确定‘精简版’的论文不牵扯交流重力场实验,只是纯理论内容可以对外发表。

    等上级部门批准了以后,就投稿给了《自然》杂志。

    ……

    国际上有三大最著名的、影响力最大学术杂志,分别是的《自然》、《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