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24节 (第5/6页)

王浩待在建造场地没什么意义,因为很多地方即便出现问题也是看不出来的。

    王浩可不管汤建军怎么想,他参与主装置建造工作,过程中不断和其他人讨论,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在发现了问题以后,就能够及时做修正。

    这是非常重要的。

    核聚变反应装置内部构造太复杂了,有个小问题到开启设备时都会成为大问题,有的问题还没办法从外部解决,很可能要拆开设备才能修复,类似的问题当然是越少越好,最好是一个都没有。

    就这样……

    核聚变装置一点点建造、装配,项目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

    在核聚变工程建造基地工作的过程中,王浩也会抽出时间关注其他的研究,包括湮灭力场实验、沈会明团队的进展,等等。

    当然也少不了几个学生的研究。

    海伦和保罗菲尔-琼斯一起做的研究,倒是没有特别大的进展,他们只是做了一些数学分析工作。

    这是有些遗憾的。

    其实王浩很期待海伦的研究能够进展,因为她的研究对于理论构建非常的重要。

    现在海伦的研究重心在‘利用质量点概念来构造光子心核、粒子心核’,研究覆盖的范围就非常广了,仅仅是基础就有高次质点函数、光子构架、强湮灭力以及量子物理内容。

    研究非常需要想象力,其内容都可以打通质量点到粒子的通道。

    之前王浩对质量点进行过论证,并塑造出了被认为最重要的函数‘高次质点函数’,还顺便证明了黎曼猜想。

    这个研究的影响力非常大,但被学术界看中的还是证明黎曼猜想以及高次质点函数背后蕴含的‘质数规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