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70节 (第5/6页)
序爆发’,从实验装置内部核反应堆激发中子的情况来看,中子碰撞强湮灭力场薄层确实是无序的,除非是再进行复杂的设计,控制激发中子的方向,否则也根本不可能找到规律。 总归,实验结束了。 之后肯定会有很多论文成果出来,所有参与实验的学者都收获颇丰,最低写上一篇新颖的论文是没问题的。 有参与实验的学者表示说,“物理学界即将迎来一场有关粒子与湮灭力场研究的盛宴!” “这是实验带来的。” “我们实验了粒子能量爆发,每个参与者都有很大收获,这可能会成为新物理的起点……” 好多学者都用‘物理盛宴’来形容实验。 实际上,参与实验的物理学家人数不过百人,总计参与实验的人数规模也只有四百人左右。 如果拿国际大型物理实验项目来对比,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参与直接工作的就有几千人,每一次实验都会有大批物理学家参加,实验的一个小团队都有几十人规模。 这次的实验相比来说,规模就要差很多了。 但是,内容不同。 物理实验的研究,内容新颖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几十年时间,粒子对撞实验都一直在进行,大部分内容已经研究透了,想再有新发现就必须要大大增加碰撞强度,但发现也只是新粒子或粒子信号之类,和参与实验的普通学者关系并不大,他们更多只是‘参与’而已。 现在的实验则属于‘新领域’,人类从没有探索过的领域,强湮灭力场结合粒子能量爆发,找到一点内容都可以写上一篇论文。 国际物理学领域,也有很多讨论的声音。 项目组得到了两个结论,而物理学界则针对去讨论更深层次的原理,“强湮灭力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