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60节 (第4/6页)
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 理论物理就是这样的。 理论物理不追求完全的真实,而是用数学逻辑去解释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能够做到逻辑自洽就可以了。 大部分物理理论都是如此,听起来非常的荒谬,也不能够被证实,但却被很多学者接受。 他们接受的不是整体的解释,而是其中的数学逻辑。 反能量。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有意思。 当然,暂时只能说有意思而已,国际物理有很多更有意思的理论,比如,与之类似并很有影响力的‘反物质理论’。 在100年前,鹰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就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他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 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且反电子的自旋量子数是-1/2而不是正1/2。 到现在的百年时间,物理学界一直都在‘寻找’反物质,有一些机构宣称找到了反物质,有一些机构宣称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 比如—— 1995年o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反物质——反氢原子,下一年,阿迈瑞肯的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成功制造出7个反氢原子。 2010年,o洲原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宣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他们已经俘获了少量的“反物质”。 等等。 即便有如此多的‘实验发现’,很多学者依旧不相信反物质的存在,因为不管是实验物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