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38节 (第2/6页)
的研究关系到理论。” “到了实验中,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是未来必须要做的……” 王浩和其他人商议一番以后,就做出了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决定,但他们所见到的并不是常规的粒子对撞机,而是要在粒子加速器以及其他部分,添加很多个强湮灭力场制造设备,最好是让通道完全被强湮灭力场所覆盖。 这就需要很多的强湮灭力场设备,甚至要进行‘制造大范围强湮灭力场技术’的研究。 湮灭粒子实验组的研究方向,一直都是追求制造更高的‘场力强度’,他们的常规设备制造出的场力,覆盖范围还是太小了。 ‘增加覆盖范围’的研究,也能算是湮灭力场技术的新方向了。 “场力强度,倒不需要太高,三倍率到六倍率就足够了。” “在四倍左右的光速状态下,足以完成绝大部分研究,如果再有需求,后续还可以进行调整。” “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建造大型的对撞机……” 王浩做出了决定以后,马上联系了科技部门,和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谈了下,同时也让耀军去做项目倡议,他很确定的说道,“我已经和科技部门打招呼了,你号召对撞机项目,用我的名义也可以。” “这样审批速度应该会很快。” 阎耀军听了以后非常兴奋,他的老师胡厚荣为对撞机项目奔走了十几年,结果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胡厚荣退休了,他成为了国内粒子对撞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也同样开始为粒子对撞机项目奔走,但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有了王浩院士的支持,到时候肯定会一路畅通。 阎耀军兴奋中还是提醒王浩说道,“王院士,上次我就说过了,这个项目主要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