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38节 (第6/6页)
士,你再仔细说一下湮灭粒子实验的问题。我刚才听你说‘很难用于实验’,是否也可以呢?” 王浩点头道,“从理论上是可能的,但首先,即便他们知道实验方法,想完成装置的设计也需要几年时间。” “另外,用高压混合材料支持的技术去做湮灭粒子实验,成功的概率极低。” “安全是个大问题,高压管道本来就有安全风险,只要实验出现差错,就可能会发生大爆炸,设备上方制造高热源,温度传导就是个问题,那么就需要把大量的空间放在安全保护上。” “即便他们过五关、斩六将,误打误撞的掌握了技术,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 “高压混合材料,再加上低倍率的强湮灭力场,无法支持制造高热源,最多也只能用作建造弱化的清洁发电站,其效率甚至赶不上风力发电……” 王浩说了很多。 最关键有几点,一个是技术可能会被格鲁姆湖项目组研究出来,第二就是技术无法应用于湮灭粒子实验。 第三是,高压混合材料相关的强湮灭力场,无法应用于批量材料生产,也不牵扯核心技术问题。 用一项弱化版的鸡肋技术,换取经费以及和核子组织研究的机会,肯定是值得的。 有了金钱和人才培养的双重回报,也能依靠这批人才掌控新制造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围绕新的对撞机就能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到时候,再引入国际人才,就能把粒子对撞机所在地打造成国际粒子物理的核心。 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 面对强湮灭力场的技术问题,领导层也不可能直接通过,他们还要进行后续的讨论。 保密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论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