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83节 (第5/6页)

继续叹气。

    他扫视现场的五个诺贝尔获得者,心里感慨着,“连o洲粒子对撞实验,都拿不出五个诺贝尔吧?”

    五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一起进行的实验,听起来就相当的了不起,参与其中似乎就已经很厉害了。

    会议还是正常进行。

    当进入实验的讨论时,好多细节就被敲定了,“最初制造三倍率湮灭力场。三倍率刚好超过能量被湮灭的界限,相对强度也并不高。”

    “可以通过内置热源的方式,来测试力场承受强度。”

    “还是要重点注意安全层。”

    王浩强调,“弱化力场以及电热源,基本不可能制造粒子湮灭现象,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安全,毕竟实验什么都可能发生。”

    其他人都跟着点头。

    现实中已经有了普利策的前科,普利策进行实验的时候,肯定也没有想到装置会发生剧烈爆炸。

    结果,他瞬间见到了上帝。

    接下来设备组负责人进行了发言,“在场力和底层材料之间,我们放这三层隔热材料,还有一个真空层,再包括半米厚的钢板,底层设备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只要不发生复刻爆炸实验两倍以上强度的能量爆发,底层导体和冷却体系就不会受到影响。”

    接下来发言的是何毅,“热源载体用的是一阶钨镍合金线圈,这种新型材料,熔点为4680摄氏度。”

    “钨镍合金线圈会放置在力场中,线圈的两端连接了高性能的稳流器,来保证电子设备安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