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14节 (第2/6页)
菲尔兹获奖者,不管是在研究上还是教育上,都能够给数学中心带来很大提升。 现在他非常担心比尔卡尔会去西海大学发展。 如果换到是其他人,邱成文根本就不担心,但换都是王浩就不一样了。 三个人都是菲尔兹获得者。 邱成文不得不承认的是,王浩比他们两个都要强,甚至说比绝大部分菲尔兹获得者都要强。 菲尔兹获得者也要分高低。 有些菲尔兹获得者,只是研究成果刚擦边菲尔兹;有些获得者则是远远超出了菲尔兹的程度。 比尔卡尔,不一定属于前者,但肯定不属于后者。 王浩显然属于后者。 另外,王浩才只有二十多岁,他未来还有很长的科研生涯,很多人都希望和他一起做研究,比尔卡尔也不会是例外。 当然,邱成文肯定不能说出自己的担心,他只是听着两个人谈论专业问题。 终于等到谈论停下来,他忽然问向王浩,“王浩,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代数几何应该不是你的主方向吧?” “这和我对于超导机制的后续研究有关。” 邱成文听罢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王浩在研究超导理论,还是给了个建议说道,“我觉得,如果你研究超导理论,不一定从你的几何角度出发。” “哦?”王浩感兴趣的听着。 “我看过你的理论,角度确实很新奇,但是,我认为,你的理论是不完善的,因为你没有联系到粒子,也就是量子物理问题。” 王浩听着点了点头,他的研究确实是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