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94节 (第5/5页)

们已经搭建出来框架,有什么要求就把内容添加进去。

    等一切都完成以后,框架就构造好了。

    王浩和林伯涵一起再梳理一遍,仔细分析后说道,“这个几何框架,每一条都符合实验预期。”

    “以目前的数据和结论,已经不能再继续完善了。”

    林伯涵也思考着说道,“再继续确实没什么意义了,除非是有新的要求。”

    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构造单质金属导体通电时内部的微观形态,因为实验数据和结果是有限的,他们所构造的微观形态只是个框架,无法再继续进行完善。

    这就好像是研究包含一条直线的平面。

    通过一条直线的平面有很多,他们只是做出了这个定义框架,没有新条件的情况下,工作就无法再继续了。

    但是,这已经是很大的成果。

    其中牵扯到一大堆的数学表达,研究也为下一步的实验工作找到了明确方向。

    ……

    林伯涵只是参与新型几何的构造工作,并没有去深入了解实验。

    所以他并不知道,所塑造出的新型几何具体有什么价值。

    当新型几何塑造完成,就是等待下一步的工作了,他也并没有太在意,而是休息了几天,认识下实验室的其他人,也能适应一下西海大学的环境。

    他毕竟是个新人。

    王浩就不一样了。

    他对于新型几何非常重视,因为几何框架的塑造,已经为下一步实验指明了方向——

    以各种单质金属为材料,研究激活交流重力场的温度以及对应的强度数值变化。

    “如果有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持,就可以找到微观形态稳定性和激活超导温度之间的关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