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92节 (第5/6页)
本没感觉到竞争。 当竞争对手都走在‘古老’的道路上,还能有什么竞争压力吗? 现在主方向是未来元素支持的直流湮灭力场技术,而湮灭组织、格鲁姆湖计划项目还在纠结于叠加力场技术。 他们根本不在一个赛道上。 当然,叠加力场技术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重点研究场力的磁化排异,就可能发现f射线。 但也没什么大不了。 f射线是一项非常高端的技术,但没有直流反重力技术支持,也只能长期被限制在实验室而已。 王浩更重视自己的工作。 核聚变设计项目进行的非常顺利,在提供了致密材料技术以及几种升阶元素材料后,各个材料机构都有了很多的突破,一个个材料难题被解决。 每一个材料机构都在努力的做研发。 他们之间是有竞争关系的。 比如,一个材料难题的攻关,会有好几个团队负责,其中有一个团队完成了研究,其他团队的努力就付之东流。 这就是竞争。 科研领域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就比如有一个数学家证明了数学难题,其他做相同研究的学者,所有的努力都会失去意义。 同时,竞争也是良性的。 所有的研发资金都是项目提供的,竞争失败的团队也没有任何的损失,他们也只能去申请下一个项目继续做研发。 材料研发上引入竞争机制,也是王浩和汤建军等人的决定。 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团队做研究总是拖拖拉拉,一个材料项目能够研究个好几年,王浩可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